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

发布时间:2014-07-16 浏览次数:9432

年初以来,我市围绕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,创新打造金融升级版,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,呈现出社会融资总量稳步增长、金融秩序规范有序、金融业运行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。

培育完善金融体系

建立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金融体系,是我市持续推动金融创新的主线之一。我市坚持多管齐下,积极谋划组建各类法人金融机构,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。

上半年,我市筹建民营银行、组建住房金融公司和培育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工作稳步推进。其中,组织信义玻璃等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民营大江银行,申报材料已报国家银监会审核;为全市中低收入家庭、大中专毕业生、进城务工人员等初始就业者提供住房保障金融服务的住房金融公司,已将申报材料上报省政府;由省内外有资质的出资人设立的安徽国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,已获省政府批准并完成工商注册,正在向国家银监会、财政部申报备案。

截至6月底,我市已拥有各类金融企业323家。其中,银行业金融机构23家,证券营业部20家,期货营业部8家,保险机构29家,小额贷款公司63家,融资担保公司54家,法人典当行22家,金融租赁公司1家,汽车金融公司1家,获央行许可的第三方支付企业1家,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1家,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金融集团1家,各类股权投资企业99家。5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38.14亿元,同比增长15.58%;贷款余额2052.31亿元,同比增长11.44%。

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

上半年,我市抢抓政策性机遇,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,规范发展各类资本交易平台,激活了资本市场的蝴蝶效应。

自鼓励“新三板”企业挂牌政策实施以来,我市发挥政策效应,实施上下联动。1月,盛力科技、英派瑞成功登陆“新三板”,成为我市首批在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挂牌企业。4月,恒均新材料挂牌。全市拟挂牌“新三板”后备企业目前已达25家,其中,起重机械、泰和管业和美佳新材料在审待批,明远电器、华夏显示、罗伯特将择机申报。

我市鼓励小额贷款公司、融资担保公司、物流“小巨人”培育企业等赴安徽长江金融资产交易所进行股权登记托管。上半年,新增2家托管企业,托管企业总数达到17家。

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

年初以来,我市坚持先行先试,持续推动金融创新,加速构建了多元化融资渠道。

截至6月底,全市完成直接融资93.61亿元。其中,扬子农商行成功发行10亿元小微企业金融债,宜居集团利用20亿元保险资金直投正式获批。这两项融资均为全省首单。

在上市融资上,顺荣股份并购重组募资19.2亿元,精诚铜业整体上市募资4.76亿元,长信科技增发4.01亿元、发行短期融资券2.5亿元获批。英派瑞和恒均新材料挂牌分别融资800万元和600万元,鸠江建投13亿元企业债年初获批并募资到位,奇瑞汽车发行短期融资券20亿元。此外,宜居集团23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债券获国家发改委批复,为预审权下放新政以来全国第1只获批且规模最大的保障房平台债券。

优化金融生态环境

我市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,引导金融机构规范运作,促进金融机构加速发展。

年初以来,我市规范发展准金融机构,充分发挥国有担保主力军作用。利用省财政专项资金,对全市县区国有担保公司进行增资。目前,我市县区国有担保公司已利用财政资金增资近4亿元。在探索小贷公司资产证券化上,我市遴选了经营规范、业绩良好的3家小贷公司与诺亚金融合作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工作,暂定发行金额4000万元。

此外,我市组织全市39家小贷、担保公司开展了信用评级工作。通过开展小贷、融资担保公司年度检查,规范两类公司经营,及时排查风险隐患,确保了两类机构规范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