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政府工作报告》 (摘 要)

发布时间:2015-01-26 浏览次数:9054

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
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的第一部分对过去一年工作进行了回顾。

2014年,在中共芜湖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我们全面深化改革,加快跨江发展,着力打造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,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、社会和谐进步。

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300亿元(预计数,下同),比上年增长10%以上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00元,增长10%;财政收入426亿元,增长11.6%;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;节能减排完成年度任务,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.5%,PM10(可吸入颗粒物)年平均浓度下降2%。

一年来,主要做了七个方面的工作:

实施跨江发展战略

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总体规划(2013-2030年)基本完成,白茆镇划入市区。编制了大龙湾地区40平方公里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,启动了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的规划和建设。合福铁路及无为站、南陵站施工进入扫尾阶段,长江公路二桥、北沿江高速公路、和谐大道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,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、庐铜铁路、通江大道改造及北延线、江北大道等工程开工。省江北产业集中区起步区累计入园产业项目达到56个,首批8家企业投产。市政务服务中心江北分中心投入运行。确定了江北新区供水、供气特许经营单位,开通二坝、汤沟公交线路。实施对江北地区差别补助政策,市级拨付、提供投资担保25.5亿元,组建了注册资本16亿元的滨江建设发展公司。对皖B牌号7座以下小客车及公交车长江大桥通行费实行财政补贴。

扶持实体经济发展

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稳增长、转方式、调结构的政策措施,出台了支持企业发展的19条意见,加大“一企一组一策”帮扶力度,落实税收政策优惠44.8亿元,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1.8亿元。全市贷款余额增加232.6亿元,完成直接融资202亿元。发挥国有担保机构、创业投资平台作用,对县区国有担保公司累计增资4亿元。楚江集团整体上市,长信科技等8家上市公司实施增发、并购,新增5家“新三板”、12家“四板”(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)挂牌企业。
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

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、聚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、加快发展服务业。汽车及零部件、材料、电子电器、电线电缆业共实现总产值3800亿元,增长11%。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500亿元,增长13%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510亿元,增长23%。推进机器人、新型显示两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,首批16个项目完成投资44.8亿元。出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,服务业比重上升0.3个百分点。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粮食总产增长4.3%,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突破550亿元。繁昌县获批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。白茆镇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。
 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

推进行政体制改革,公布了市级政府权力清单、企业投资负面清单,市级政府权力事项减少到2565项,精简66%。深化金融改革,开展存量债务清理处置,建立政府招商引资合同履约在线监管系统。深化土地制度改革,出台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管理办法,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。深化医药卫生改革,推行城镇职工及新农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,启动全国首批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试点。深化教育改革,组建北师大基础教育实验小学、中学。扩大对内对外开放,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0%,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9.6亿美元,实现进出口总额64亿美元,增长18%。繁昌工业园区、鸠江经济开发区、三山经济开发区获批扩区。芜湖港总体规划基本完成,与上海港开展战略合作,在全省率先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,跨入亿吨大港行列。三山港区通过海关验收。
  加强城市建设

出台关于提升城市品质的30条意见,促进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、人才集聚有效联动。宁安城际铁路及火车站东站房、弋江站、繁昌西站主体工程基本完成。205国道南陵渡大桥改建、弋牧公路改建二期工程开工,318国道弋江至柯店段、329国道市区段改建工程完成。实施市区畅通工程,九华中路铁路立交等一批主体工程基本建成,华山路、十里牌立交建成通车。完成棚改291万平方米。新增绿地450万平方米、街头游园12个、绿道80公里。完成造林20万亩,建设森林长廊164公里。制订了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,实施节能减排项目110个。完成3个城市主要出入口治理、44个“三线三边”整治、25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。完成首批27个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,南陵县、芜湖县分列沿江片区考核第1名、第2名。改造农村危房4572户。新建成7个国家级生态镇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。
  鼓励创新创业

长信科技、神剑新材料公司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。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26家、院士工作站6家、博士后工作站2家。组建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6家、省级企业孵化器5个、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家。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。成为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。出台了推进创业富民、建设创业特区的实施意见,大学生创业免抵押担保贴息贷款政策,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亿元,安排创业富民扶持资金1.3亿元。
 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

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,不断改善民生。实施33项民生工程,完成投资83.5亿元。完成就业技能培训1.7万人,2.2万人次享受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待遇3400余万元。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双向联网实时结算。为14.8万人发放低保金5.2亿元,低保标准提高10%以上。出台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办法,为18.3万人次支出救助款9232万元。1045户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。基本建成保障房5.5万套,4.1万户受益。繁昌县、南陵县、芜湖县、弋江区、三山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(区)国家认定。镜湖区、鸠江区成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坚持“机关联系基层、干部联系群众”,开通了“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”,举办新闻发布会16场,公开政务信息8万余条,办理回复网民咨询和市长信箱留言1.2万条。办理人大议案3件、建议196件和政协提案263件。

持续打造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
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第二部分在谈到201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时指出,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,是全面 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,也是全面完成“十二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。我们必须迅速调整发展思路、发展方式,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特征,打破简单铺摊 子、上项目的传统思路,着力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着力于高科技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,着力于以优秀人才为重点的各类 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,奋力走出一条产业层次高端化、城市品质高端化、人才结构高端化相互促进的内涵式城市发展路子。

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和中央、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经济规模扩张与转型升级并举、城市跨江发展与品质提升并举、改革攻坚与 扩大开放并举、推动创新与激励创业并举,全面推进依法行政,确保经济健康发展、社会和谐稳定、人民生活改善。
 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.5%左右,居民收入、财政收入同步增长,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5%以内,节能减排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

深化改革开放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
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第二部分在谈到今年必须重点抓好的六个方面工作时,提出要深化改革开放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
实施市、县区政府机构改革。落实市、县区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、企业投资负面清单、涉企收费清单制度,建设政府权力项目库和权力运行、政务公开、法制 监督、电子监察“四平台”。深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,出台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方案、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,推进小贷公司资产证券化试点,启动 “金融市民卡”服务应用体系建设,争取3家企业首发上市,谋划发行项目收益债、中小企业私募债,争取直接融资200亿元以上。出台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 院改革的具体意见,完成国家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试点任务。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,深化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。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颁证任务。实施全市不动产统一登记。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试点。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,争取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试点。

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。加强芜湖港 与相关港口的合作,实行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展。促进省级以上开发区转型升级,推动出口加工区整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,提升通关一体化和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。积 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分工与合作,加快芜马同城化项目建设,推进芜亳合作共建。围绕主导产业强化精准招商,注重引进行业龙头和区域性、功能性总部机构。优化 对外贸易结构,扩大汽车、机电产品出口和高端装备、先进技术、资源性产品进口,培育一批服务贸易企业。加大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支持力度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 略,引导企业开拓境外市场。

聚力重大项目培育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
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第二部分在谈到今年必须重点抓好的六个方面工作时,提出要聚力重大项目培育,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。

持之以恒抓好大项目、好项目的招商落地。按照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,继续集聚一批市场潜力大、带动能力强、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。力争新开工投资亿元 以上项目400个,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。推动捷瑞新能源汽车、南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、华电二期、华讯智慧教育产业园等项目开工,信义电子玻璃等 项目建成。

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。壮大汽车及装备制造业,推动四大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,支持奇瑞、海螺、美的、新兴铸管等龙头企 业做大做强。聚焦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,培育机器人、电子信息(新型显示)、新能源、通用航空等新经济增长点。突出发展工业机器人,提升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竞 争力。加快建设通用航空项目。抓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、生产和推广应用,配套建设充电设施。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,启动新材料产业培育发展规划。

大力发展服务业。建好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。着力突破现代物流、信息服务、商务服务、研发设计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。发展临港产业,推进电子商务示 范城市建设,建设皖南快递产业园。实施养老健康家政、信息、旅游、住房、绿色、教育文化体育等6大领域消费工程。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,推进文 化科技产业示范区、方特5A景区创建,建成非物质文化博览园、新华联海洋公园和老街一期、大砻坊工业设计文化产业园,加快建设“复兴之路”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,打造“欢乐芜湖”品牌。

积极发展现代农业。创新农业经营体系,鼓励发展种养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,推进农超对接。发展高效生态农业、特色精品农业、都市型农业,提升农业 产业化规模和档次,重点发展以食品加工和营销为龙头的产业化联合体。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。支持中联重机做大做强,打造国际知名的农业装备产业集群。

坚持跨江发展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
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第二部分在谈到今年必须重点抓好的六个方面工作时,提出要坚持跨江发展,着力提升城市品质。

坚持规划引领。开展港产城融合发展、城市景观风貌、城市规划区空间利用(城市增长边界)研究,启动城市单元整体性控制、内河岸线资源利用等规划,完成至2030年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及公共服务设施等主要专业规划。

强力推动跨江发展。围绕现代化大城市主城区的定位,完善江北新区经济社会发展、城乡建设、产业布局、土地利用、生态建设等规划,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, 促进江南江北联动发展。推动江北产业集中区向产城一体、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区转型。推进大龙湾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。支持无为经济开发区城东园区 和高沟经济开发区转型发展。加快商合杭铁路及长江公铁大桥、长江公路二桥、庐铜铁路、北沿江高速、和谐大道、江北大道、通江大道改造、芜合高速公路二坝 (长安)互通立交、江北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。

打造综合交通枢纽,完善基础设施。建成宁安城际铁路及火车站东广场、合福客运专线,尽快迈入高铁时代。加快建设皖赣铁路扩能改造、芜申运河、铜南宣高速公路、205国道芜南段改造等工程。开工建设芜黄高速、沪渝高速公路峨山路互通工程,启动芜湖宣 城民航机场建设。加强岸线资源管理和港口建设,发展多式联运,强化皖江航运枢纽地位。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,力争年底开工。启动城市交通提升六年 行动计划,加快弋江路、峨山路快速化改造,建成7处行人过街通道。实施交通组织优化工程,建设智能交通系统。完成棚户区改造256万平方米。加快建设青弋 江分洪道、无为万亩圩口达标、澛港闸(桥),开工建设荆方大型排涝泵站、青弋江治理工程。

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。加强对城市生态网络空间的塑造 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,彰显“中西合璧、精致繁华”的城市特色。构建完善的城市路名牌、指示牌、门牌标识系统。提升城市绿化、美化、亮化水平。推动市县数 字化城管系统数据资源共享。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,改善市容环境。

激励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 建设人才、创业两个特区
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第二部分在谈到今年必须重点抓好的六个方面工作时,提出要激励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建设人才特区、创业特区。

实施人才引进培育、人才创新创业、人才平台建设和人才服务提升工程,争取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0个。打造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、留学归国人员创业 园、省级青年创业园等创业平台,推动校地创业孵化合作。完善创业政策体系,大力扶持高科技创业活动和新业态培育,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。加快建立产业投 资基金、政策性担保、财政补贴一体化的创业支持体系,继续在落户、就医、子女上学、购房等方面给予最大便利,营造尊重人才、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。

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。积极落实各级鼓励创新的政策,完善我市配套措施。统筹推进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实验室、产业技术研究院、 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,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平台,争取新增院士工作站3家、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、产业技术研究院4家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。推动产 学研深度结合,加快导入优质科技资源。争取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。

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好家园
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第二部分在谈到今年必须重点抓好的六个方面工作时,提出要保护生态环境,建设美好家园。

实施一批减排重点项目。治理钢铁、水泥、电力、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,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和企业减排技术改造。坚决落实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行动计划。抓好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。加快建设餐厨废弃物和污水处理设施,实行市区污水管网统一管理。

实施90个节能重点项目。加强能源消费增量和消费强度控制,实施节能技术改造。推进中电国际(芜湖)环保电厂、无为丰原生物质电厂、华电福新能源风电场、绿洲垃圾焚烧发电厂改扩建等项目建设,加快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。强化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和用地监管,开展低效和闲置土地清理,盘活存量土地资源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。积极推行绿色建筑。

实施园林提升工程。新增绿地400万平方米,新建绿道80公里,建设管理好神山公园。推进森林增长工程,完成造林11万亩。支持芜湖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,支持繁昌县实施生态强县工程,支持芜湖县、南陵县争创国家级生态县。科学有序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和“三线三边”环境治理。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和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、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。

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
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第二部分在谈到今年必须重点抓好的六个方面工作时,提出要保障和改善民生,促进社会和谐。今年计划投入91.6亿元,实施33项民生工程,进一步提升民生工程管理水平。

打造教育名城和皖江医疗中心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,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。力争新增教育集团5个,新增优质学校办分校(分园)5个,新增结对帮扶学 校(幼儿园)50对。推进教育信息化,实现90%义务教育学校“班班通”。引进高水平教育医疗资源,优化医疗卫生设施布局,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。

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。开展实名制就业帮扶活动,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士兵、就业困难人员、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。建设人力资源公共实训基地, 推进校企合作和高校就业联盟工作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,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。规范城乡低保管理。重视做好扶贫工作。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住房公 积金制度。

推动文化繁荣发展。深入开展中国梦、中国道路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。完善城乡文化设施,提升公共文化 服务质量。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、保护和利用。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,发展地方志事业。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。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。加强征信系统 建设,健全诚信“红黑榜”制度,培育诚信文化。

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。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,完善体育场馆运营机制。加强民族、宗 教、外事、侨务、对台工作,完成全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。发展妇女儿童事业。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,鼓励社会投资养老服务 业,探索公办养老服务机构“公建民营”管理模式。提升残疾人保障水平。开展环境气象监测与服务,启动防洪保安气象工程。

推进法治社会建设。完 成“六五”普法任务。推进政社分开,引导社会组织在人员、场地、财力等方面与行政机关脱钩,更好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。推进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,开展 “信访法治建设年”活动,坚持诉访分离,实行逐级走访,推行阳光信访,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。推进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建设,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,完善 应急预案管理。开展“守护平安”系列行动,加快治安防控体系建设。深入推进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(站)和为民服务中心(工作站)规范化建设。增强全民国 防、人防意识,开展双拥共建活动,落实优抚安置政策,争创新一轮全国“双拥模范城”。

加快建设法治政府
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第三部分指出,适应新常态,建设新芜湖,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我们必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,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,把政府的一切权力和行为纳入法治轨道,加快建设职能科学、权责法定、执法严明、公开公正、廉洁高效、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。

依法履行政府职能

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,把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、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。健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。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,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、建议和政协建议案、提案。深入调研、系统谋划、科学论证,高质量完成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编制。创新政府履行职能方式方法,实现政府管理方式从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。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,推动公益服务项目专业化运作。

深化执法体制改革

整合执法部门监管力量,充实基层人员,实行重心下移。探索综合监管、分类执法的模式。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,对不同的监管对象建立不同的监管手册,对网格内各类监管对象实行综合检查,检查结果上传统一信息平台。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,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,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,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。

提升政务服务效能

推动政务服务、人力资源服务、住房公积金管理、公共资源交易、房地产交易、社会化服务协调、企业服务、出入境管理等8家服务机构集中入驻“市民服务中心”。打造居民生活“易户网”、企业服务“易企网”2个应用平台,统一办理居民和企业服务事项。力争市直部门50%以上行政审批事项,都能在网上办理或预约。推进政府工作项目化管理、责任化考核,促进政务服务提速增效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,整合“市民心声”、市长热线、市长信箱等平台功能,完善“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”运行机制。

树立勤政廉洁政风

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,推动作风建设规范化、常态化、长效化。实施常态化公务员考核,整治庸政、懒政、怠政。深入开展“双联系”、“亲切服务”、政风行风评议等活动,践行“为民、务实、清廉”的要求。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,扎实推进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,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,健全用人、用钱、用地、用权制度,扎紧制度的笼子。强化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。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、市相关规定,“三公”经费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。